2016年学校党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坚决狠抓落实,坚定必胜信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校奋斗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在新起点上的新跨越。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学习。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制定教育学习方案,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的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言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实践。通过学习,补足精神之钙、强化自律之基、铸牢党性之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不断完善各级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机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不断创新党务、校务和信息公开形式,丰富公开内容,拓展监督渠道,建立决策执行中的监督和纠正制度。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全面落实个人事项报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出差报备、出境审核等制度,努力健全管理全面、标准严格、环节衔接、措施配套、责任分明的从严管理干部体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3、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工作。完善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继续构建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强化舆论引领者和先进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定位,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优化整合传统媒体、积极利用新型媒体,健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策划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美誉度,积极创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强化全媒体舆情引领,不断完善网络舆情研判处置机制。
4、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代会常任制,筹备召开党代会。坚持发挥政治引领、推动发展、服务师生、促进和谐等各项职能,扎实推进“五个基本”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基本制度。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积极探索党支部建设新举措,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增强党支部工作实效。加强党校工作,提高党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清查工作。全面实施新修订的《武汉科技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办法》,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和第六轮“三万”工作。
5、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严格执行省委有关部署,做好省委高校巡视组的迎检工作。以学习贯彻两项法规为契机,深入开展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不断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两个责任”,持续加强压力传导,强化责任追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一岗双责”意识,提高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自觉性。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做好信访的核查与案件查办工作,不断增强执纪工作规范性。
6、进一步加强统战、群团、离退休等工作。努力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指导和支持各民主党派的建设,健全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参与民主管理机制。坚持和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切实增强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积极发挥工会职能,筹备召开教代会、工代会。切实扩大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工作的有效覆盖面,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度重视并加强妇委会工作,关心、支持学生社团建设。全面做好离退休工作,落实好老同志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重视、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着力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学校发展
7、启动实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紧扣中央、湖北省“十三五”建议,精准把握学校事业发展的亮点、重点和着力点,在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对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做深化修订。在党代会、教代会上审议通过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并听取学院规划编制情况报告。建立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制,制定规划任务分解清单,及时总结、及时督办、适时调整。编制2016年党政工作要点任务清单,实现规划目标任务与年度工作要点的有效衔接。
8、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围绕学校章程,完成管理制度的废改立工作。进一步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突出规章制度的硬性约束作用,形成依法治校、依规办学的新常态。进一步明晰部门职能,加大绩效考核,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完善各级学术组织功能,保障学术权力的独立、科学运行。进一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完善学院目标管理与考核体系,按照全要素办学资源产出率,改进目标管理的评价办法,激发学院办学活力。
三、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9、全面深化一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全省“两市两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制定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方案,探索和实践校企、校地、校所协同育人模式,全面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行本硕贯通“3+1+2”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生多通道学业路径。全面实施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启动“综合改革示范专业”建设。持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新建一批高质量的MOOCs、SPOC、微课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启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力争以优异成绩通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认证。深化学分制条件下服务型工程训练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国防生政治、理论和战略素养培养,着力提升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
10、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继续深化研究生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建设,加强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及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推进研究生分类教育模式改革,探索和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深入实施“优质生源计划”,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全面实施学位论文盲审,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改革优秀学位论文的培育和评审工作。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进一步引导研究生取得高水平成果。加强导师队伍管理,推行研究生导师年度资格审查制度。大力推进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健全学术不端惩戒机制。
11、完善学生全面发展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着力打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院一特色、一院一品牌”,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湖北高校思政网建设,积极打造湖北省高校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平台。做好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制定学校精准帮扶行动计划。加强研究生党建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工作。拓展文化素质教育领域,积极促进高水平竞技运动和多层次群体活动的蓬勃开展,争取成功申报足球项目高水平运动队。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认定体系,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力争协议就业率和年度就业率“双提高”。继续实施辅导员建设“六项工程”,实施辅导员培优扶优计划。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办学项目结构,推动继续教育办学质量、规模、效益平稳发展。
12、继续提升国际化水平。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快国际交流合作管理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实质性战略合作,争取与更多的国外高水平大学形成标志性合作办学项目。继续选派优秀学生赴境外高校研学,积极吸引境外高校学生来校留学交流。鼓励教师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深化与境外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跨国联合研究平台和科研合作团队。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13、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围绕学校的战略布局和学科重点发展方向,紧紧依托国家和省级各类人才计划,更加精准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全年引进高素质博士学位教师70人左右。
14、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提高。不断完善以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师评价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考核、聘任与晋升制度,加大创新团队和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教师队伍送出培养力度,着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比例。积极构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体系,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培养责任制度,着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完善编制、绩效与分配体系建设,优化教职工薪酬结构。
五、全面统筹学科建设,打造优势学科平台
15、促进学科协调发展。牢牢把握国家和湖北省实施“双一流”建设计划的重大机遇,谋划学科发展方向,创新发展机制,强化建设绩效,形成科学合理、水平一流的学科体系。建立学科分层建设和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积极培育有较好建设基础的学科,扶持有一定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夯实若干薄弱学科的发展基础。积极准备新一轮学位点申报工作,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全面做好校内学科合格评估工作,组织好国家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工作。
16、促进学科交叉集成。加大省校两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基础、交叉、新兴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形成学科集成优势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大奖励支持力度,完善数据库资源配套,力争材料科学进入ESI排名前百分之一。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责任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
六、创新运行管理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7、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国家、省市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及军工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开展有组织的创新,争取新的突破。实施重大成果培育计划,遴选3-5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培育项目。争取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1项,国家基金项目获批数再创新高。加大政策引导和激励力度,实现ESI论文、高被引论文数量持续增长。实施人文社科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促进人文社科创新体系建设。按照高水平学术期刊要求办好学报,进一步扩大学报影响力。
18、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围绕国家、湖北地方的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主动谋划创新平台新布局,立项建设大数据应用、智能机器人、先进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一批创新平台,加大生物医学等新兴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对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力度,发挥其在学校科技创新中的示范作用。整合资源,统筹兼顾,落实钢铁共性技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钒资源高效利用两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海洋材料应用技术中俄联合研发中心和武科大-武钢联合实验室的各项建设任务。积极推进湖北省页岩钒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省级科研平台工作。出台重点科研基地管理办法,完善以提升科研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科研基地考核指标体系。
19、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完善校内外社会服务体系和协调机制,扩大与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的合作领域与范围,巩固现有合作成果。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技术成果转化、转移的专业队伍,加强技术成果转移与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力度,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推进校办企业建立和完善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按照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办好附属天佑医院和校医院,持续建设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以优异成绩通过附属天佑医院三甲资质复审。
七、坚持整合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0、完善校园基础设施。青山校区公租房、钢铁冶金实验实训中心与交通、管理和艺术学院楼交付使用,开展“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申报与建设,开工建设学生宿舍、黄家湖公租房项目。积极申报“利用国外政府优惠贷款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项目,进一步改善教学实验设备条件。引进社会资源,启动新一轮信息化校园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开展现有文件资源的利用评价,科学配置和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完善、更新自建的本科教学教材参库,探索建立适应校内读者需要的MOOCs知识平台;进一步加强基础硬件建设,提高校内读者下载SCI全文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推行财务网上预约报账系统、网上收入申报系统、预算管理系统。
21、坚持科学配置资源。强化财务预算的刚性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加强“三公”经费和科研经费依法依规管理和使用。结合上级专项检查,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规范,依法依规开展往来款项的清理工作。开展全校资产清查工作。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增强资产配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充分依托资产和物联网两个平台,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益。规范评标专家库、见证专家库管理,完善招标受理工作程序、零星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评标议事规则等制度,科学、合理、高效地实施各项招标采购工作。严格实行基建工程重大项目全过程审计,认真开展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创新校友联谊和沟通交流机制,做好服务校友工作,发挥教育发展基金会筹款平台作用。继续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全面实行办公用房、设备、水电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后勤服务质量监督机制,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加强档案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丰富史料展示载体。
22、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凝练大学精神,弘扬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营造浓郁人文环境,积淀深厚文化底蕴。鼓励基层党组织、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和各级各类群团组织开展原创文化活动品牌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一院一景、一楼一品”。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一岗双责”,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完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和突发事件预警处置机制,积极推进学生安全网格化管理,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年活动。稳步提升职工收入水平,继续推进职工住宅加装电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