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公开

武汉科技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及总体介绍

发布时间:2018-07-02  发布者:学生工作处  浏览次数:

第一部分 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一、专业分布

我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共计5965人,分布在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15个学院,66个专业。

1-1  所在专业分布

学科

专业

总计

占毕业生人数比例(%

工学

安全工程

50

36

86

1.4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40

32

172

2.88

采矿工程

62

4

66

1.11

车辆工程

105

17

122

2.0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3

11

94

1.58

电子信息工程

214

42

256

4.29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30

9

39

0.65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56

20

76

1.27

工程力学

83

10

93

1.56

工业工程

62

31

93

1.56

化学工程与工艺

169

55

224

3.76

环境工程

33

28

61

1.02

机械电子工程

276

17

293

4.91

机械工程

140

18

158

2.65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30

1

31

0.52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1

 

1

0.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3

46

229

3.84

工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47

23

70

1.17

建筑学

53

72

125

2.10

交通工程

71

15

86

1.44

交通运输

22

15

37

0.62

金属材料工程

75

21

96

1.61

矿物加工工程

60

4

64

1.07

能源与动力工程

52

17

69

1.16

汽车服务工程

46

17

63

1.06

软件工程

86

20

106

1.78

生物工程

28

26

54

0.91

土木工程

181

34

215

3.60

网络工程

73

17

90

1.5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90

26

116

1.94

物流工程

40

18

58

0.97

信息安全

39

17

56

0.94

冶金工程

138

19

157

2.63

应用化学

27

13

40

0.67

自动化

158

42

200

3.35

理学

材料物理

52

7

59

0.99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8

15

23

0.39

信息与计算科学

49

22

71

1.19

管理学

财务管理

31

69

100

1.68

电子商务

22

20

42

0.70

管理学

工程管理

47

33

80

1.34

工商管理

58

101

159

2.67

会计学

29

103

132

2.21

劳动与社会保障

13

16

29

0.49

人力资源管理

15

58

73

1.22

市场营销

25

42

67

1.12

物流管理

33

37

70

1.1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3

21

34

0.57

行政管理

23

38

61

1.02

法学

法学

19

53

72

1.21

社会工作

7

17

24

0.40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40

91

131

2.20

文学

德语

4

26

30

0.50

翻译

6

24

30

0.50

英语

19

88

107

1.79

医学

护理学

1

60

61

1.02

临床医学

94

141

235

3.94

卫生检验与检疫

32

26

58

0.97

药学

28

39

67

1.12

预防医学

36

34

70

1.17

艺术学

产品设计

36

44

80

1.34

工业设计

21

16

37

0.62

公共艺术

12

16

28

0.47

环境设计

31

51

82

1.37

绘画

9

7

16

0.27

视觉传达设计

8

33

41

0.69

 总计

3824

2141

5965

100

二、生源地分布

我校2017届毕业生来源于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人数最多的三个省份分别是湖北省(62.41%)、河南省(3.60%)、浙江省(2.85%)。

1-2  生源地分布

生源地

人数

占毕业生人数比例(%)

生源地

人数

占毕业生人数比例(%)

湖北省

3723

62.41

江西省

77

1.29

河南省

215

3.60

广西

67

1.12

浙江省

170

2.85

广东省

65

1.09

甘肃省

155

2.60

重庆市

52

0.87

山东省

139

2.33

云南省

44

0.74

安徽省

127

2.13

海南省

41

0.69

湖南省

114

1.91

辽宁省

41

0.69

江苏省

108

1.81

吉林省

33

0.55

四川省

108

1.81

宁夏

32

0.54

贵州省

105

1.76

黑龙江省

29

0.49

河北省

98

1.64

内蒙古

29

0.49

山西省

91

1.53

青海省

23

0.39

新疆

82

1.37

天津市

21

0.35

福建省

81

1.36

北京市

8

0.13

陕西省

79

1.32

上海市

8

0.13

三、性别比例

我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男生382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4.11%,女生214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5.89%,性别比例为1.79:1

1-3  男女毕业生人数

学院

总人数

性别比

机械自动化学院

541

477

64

7.45

材料与冶金学院

625

502

123

4.08

化学与化工学院

318

224

94

2.38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540

450

90

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481

381

100

3.81

管理学院

757

273

484

0.56

文法与经济学院

317

102

215

0.47

理学院

223

184

39

4.72

医学院

491

191

300

0.64

城市建设学院

486

337

149

2.26

外国语学院

167

29

138

0.21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00

213

87

2.45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365

284

81

3.51

艺术学院

284

117

167

0.70

国际学院

70

60

10

6.00

合计

5965

3824

2141

1.79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流向

二、初次就业率

1、就业率构成

截至201791日,我校20175965名本科毕业生中,有5644人通过升学、出国出境留学、签约和自主创业等形式就业,就业率为94.62%,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12个百分点。升学出国率为28.01%,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4个百分点。

 

2-1  就业率构成

就业率构成

2016届(%

2017(%)

同期变化比例(%

总就业率

94.50

94.62

0.12↑

协议就业率

62.17

61.51

0.66↓

灵活就业率

5.80

4.95

0.85↓

升学出国率

26.37

28.01

1.64↑

自主创业率

0.16

0.15

0.01↓

 

2、学院就业率

2-2  学院就业率

学院

总人数

总就业人数

总就业率(%

材料与冶金学院

625

601

96.16

城市建设学院

486

455

93.62

管理学院

757

693

91.55

国际学院

70

67

95.71

化学与化工学院

318

307

96.54

机械自动化学院

541

520

96.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481

459

95.43

理学院

223

212

95.07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365

353

96.71

外国语学院

167

156

93.41

文法与经济学院

317

295

93.06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540

513

95.00

医学院

491

474

96.54

艺术学院

284

252

88.73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300

287

95.67

总计

5965

5644

94.62

 

3、专业就业率

2-3  专业就业率

专业

就业率

专业

就业率

德语

100

环境工程

95.08

工业设计

100

应用化学

9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100

机械工程

94.94

社会工作

100

电子信息工程

94.9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8.94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94.87

工程力学

98.9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94.74

预防医学

98.57

国际经济与贸易

94.66

物流工程

98.28

工业工程

94.62

信息安全

98.21

交通运输

94.59

生物工程

98.15

土木工程

94.42

金属材料工程

97.92

软件工程

94.34

网络工程

97.7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4.3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97.67

物流管理

94.29

交通工程

97.67

能源与动力工程

94.2

电子商务

97.6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94.1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97.41

绘画

93.75

机械电子工程

97.27

汽车服务工程

93.65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97.14

冶金工程

93.63

药学

97.01

自动化

93.5

矿物加工工程

96.88

英语

93.46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96.77

法学

93.06

车辆工程

96.7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91.3

材料物理

96.61

会计学

90.91

劳动与社会保障

96.55

建筑学

89.6

卫生检验与检疫

96.55

工商管理

89.31

安全工程

96.51

信息与计算科学

88.73

公共艺术

96.43

财务管理

88

化学工程与工艺

96.43

环境设计

87.8

工程管理

96.25

翻译

86.67

临床医学

96.17

行政管理

85.25

人力资源管理

95.89

市场营销

85.07

采矿工程

95.45

产品设计

83.75

护理学

95.08

视觉传达设计

82.93

 

4、升学率

2017届本科毕业生共有1525人升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5.57%,比去年提高了0.99个百分点。排前三位的专业分别是:材料物理(55.93%)、环境工程(49.18%)、预防医学(47.14%);有19个专业的升学率超过了30%

2-4  专业升学率排名前20的专业

专业

升学率(%

专业

升学率(%

材料物理

55.93%

矿物加工工程

37.50%

环境工程

49.18%

工程力学

36.56%

预防医学

47.14%

金属材料工程

36.46%

社会工作

45.83%

卫生检验与检疫

36.21%

临床医学

44.26%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35.53%

信息安全

42.86%

冶金工程

32.48%

生物工程

42.59%

翻译

30.00%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42.24%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30.0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39.13%

网络工程

30.00%

化学工程与工艺

37.5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9.07%

从升学类型来看,2017届本科毕业生升学的主要去向集中在本校和“985”“211”及双一流建设高校,占升学毕业生的88.13%。其中,534名毕业生就读本校研究生,占升学毕业生总数的35.02%516名毕业生就读“985”高校,占升学毕业生总数的33.84%294名毕业生就读非“985”其他“211”高校,占升学毕业生总数的19.28% 181名毕业生就读非“211”高校,占升学毕业生总数的11.87%528名毕业生就读双一流建设高校,占升学毕业生总数的34.62%

  

四、就业去向

1、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从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来看,我校有3581名毕业生签约单位以企业为主,合计达到签约人数的90.34%

2-5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单位性质

人数

比例(%

党政机关

36

0.91

事业单位

教育

20

0.50

科研设计单位

15

0.38

医疗卫生单位

166

4.19

其他事业单位

33

0.83

小计

234

5.90

企业单位

国有企业

803

20.26

其他企业

2491

62.84

三资企业

287

7.24

小计

3581

90.34

部队

102

2.57

地方基层项目

5

0.13

国家基层项目

4

0.10

城镇社区

2

0.05

合计

3964

100

 

2-6  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变化比较

单位性质

2016届(%

2017届(%

增减幅度(%

党政机关

1.23

0.91

0.32↓

教育/科研设计单位/医疗卫生单位/其他事业单位

5.98

5.90

0.08↓

国有企业

20.6

20.26

0.34↓

民营企业

58.55

62.84

4.29↑

三资企业

12.33

7.24

5.09↓

部队/地方基层项目/国家基层项目/城镇社区

1.31

2.85

1.54↑

 

2、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从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来看,就业人数最多的三个行业依旧为制造业(32.1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36%)与建筑业(15.24%),在这三个行业中就业人数占62.71%。与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就业比例下降了4.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比例下降了1.67%,建筑业就业比例增加了0.63%

2-7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

行业类型

人数

占就业人数比例(%

制造业

1273

32.1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09

15.36

建筑业

604

15.24

批发和零售业

255

6.43

卫生和社会工作

188

4.74

教育

141

3.5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7

2.70

军队

101

2.5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9

2.2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8

2.22

金融业

85

2.14

房地产业

75

1.8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71

1.7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1

1.7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66

1.66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8

1.46

农、林、牧、渔业

33

0.8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3

0.58

住宿和餐饮业

19

0.48

采矿业

8

0.20

总计

3964

100.00

  

3、就业地域分布

除升学、出国出境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以外,3964名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区。就业地域分布排名前五位的省市区分别是:湖北省、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这五个地区的就业人数比例达到 75.86%

  

上一条:武汉科技大学来华留学生学杂费缴纳暂行规定(试行) 下一条:《武汉科技大学专业技术人员在岗、离岗创新创业管理办法(试行)》

关闭